我从遥远的地方来看你,飞翔在你彩色的梦里
“陪伴成长,驻校社工”项目的由来
伴随偏远乡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乡村寄宿制学校从小学起大规模推行。一方面,年轻的父母大都选择外出打工,寄宿制学校学生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同时,乡村寄宿制学校又因教师数量少、课程设置多样性相对缺乏等原因,对学生成长真实需求反馈容易造成滞后的情况,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对生理变化的好奇、情感的困惑缺乏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社区是孩子们成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学生与社区的联系趋于淡化,儿童应有的生活教育不能很好的得到满足。
2011年底,西部阳光陪伴成长驻校社工项目带着陪伴乡村寄宿制学校孩子的初心诞生。从“蹒跚学步”到“自由奔跑”,这八年以来,驻校社工项目成长的背后不可缺少的是200多名驻校社工、200多名短期活动志愿者、每年8000多个小时的付出和支持,他们默默地陪伴着一群又一群的孩子们不断成长。
-五分钟视频带你快速了解项目-
“陪伴成长,驻校社工”项目发展历程
长期支教项目(2011年以前)
长期支教志愿者项目——支教老师
1、地点选取在偏远地区村级学校
2、主要是通过语数外、音体美课程代课支教的形式进行
陪伴成长,驻校社工(2011年)
1、地点选取在偏远地区寄宿制学校:甘肃礼县/成县
2、主要通过课外活动、社工课堂、个体关怀、书信和电话等形式,陪伴寄宿制儿童成长
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培训(2013年)
项目点:甘肃礼县、成县、康县
1、渗透社会工作价值观
2、使用社会工作专业手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
项目架构梳理和整合(2016年)
项目架构梳理和整合
确定了三个工作定位、四种服务内容
优化服务模式(2018年)
项目覆盖点:甘肃陇南市礼县、成县、康县;甘肃白银市会宁县
合作拓展项目区域:甘肃武都、甘肃临夏
“驻校社工项目”的三个工作定位
即围绕乡村寄宿制儿童主要开展三个方向的工作
“驻校社工项目”的四种服务内容
a、通过每日定时开放社工室、定期开展相应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以社工室为载体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阅读角、医疗角、艺术课等类型的活动;
c、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增进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同伴之间的互动。
a、根据学校统一使用的课程表对社工课进行排课,负责备课、授课、课后管理等;
b、补充了学校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c、开放式授课方式,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增强自信心;
d、和更大范围的孩子建立关系,通过课上的互动深化关系。
a、与学生共同制定计划,对学生进行个别化、针对性的个体辅导,陪伴学生成长;
b、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和解决问题,并可以做到及时跟进,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目标;
c、营造包容、友善的人际环境,培养真诚的心态;
d、利用课余时间前往学生家中进行走访,一方面完善学生的个案辅导计划,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另一方面可以链接学校、家庭、社区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a、利用课余时间,结合学生需求,与校方进行沟通,在校内为学生开展成长教育小组活动;
b、增强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结协作及创新意识;
c、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结合学校的开展需求,丰富校园文化。
“驻校社工”的角色定位
1 学生的陪伴者
2 校方的支持者
3 家长的工作者
4 资源的链接者
自2011年起,“陪伴成长•驻校社工”项目陆续在甘肃省陇南市礼县、成县、康县、白银市会宁县这四大县域内的项目点学校中,为学生开展陪伴成长的服务工作。八年以来,驻校社工项目组和驻校社工在四大县域学校内不断实践,希望可以探索、总结出社工服务的可复制方法,并将其推广至更多乡村学校中。
“驻校社工项目”2019展望
2019年项目服务地区
a、原有地区,深耕细作
项目地:甘肃陇南礼县成县康县、白银市会宁县
2019年在陪伴成长·驻校社工根基项目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项目模式探索的评估,对项目的运作体制和管理体制进行更新,完善项目结构,以现有四大服务模块整体进入项目学校为切入点,完善社工能力提升培训和督导,保证社工服务质量。
b、新模式,新探索
项目地:贵州贵阳;甘肃陇南武都、临夏;甘肃甘南夏河县等其他新项目区域
在甘肃陇南武都和临夏州康乐县开展支持本地组织落地社工服务的项目,并在贵阳地区开展双陪伴服务模式的探索项目,期待通过乡村学校社会工作在项目区域和模式上的推广,为更多学生创造一个更优质的教育环境,打造专业“陪伴”农村寄宿制儿童成长的服务。
用人与人的陪伴,缩短心与心的距离。把鲜活的时间赠予山谷,把一段生活交付给无数种生活,见一方水、识一方人,看山清水秀与人间质朴、阳光灿烂与数不尽的童年笑脸,期待我们和孩子一起,飞翔在彩色的梦里。